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影响外国投资者的中国法律关键变化: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为吸引外商投资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持续积极完善其法律体系。 近期一项重要的修订是《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旨在消除付款延迟和强迫交易对方接受不公平合同条款等行为,对于所有通过其中国子公司(可能符合中小企业定义)或与中国中小企业合作的外国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为何重要

付款延误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中国中小企业的难题,严重损害了其财务稳定性并阻碍其发展。大型企业常常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拖延付款并采用"back-to-back"支付条款,从而在整个供应链中造成连锁反应。条例旨在改变这一现状。

主要变化及其影响:

明确的付款期限: 对于政府机关,付款期限设定为自货物交付或服务提供之日起30天;对于大型企业,付款期限设定为60天。 这缩短了中国传统上使用的付款期限。

禁止"back-to-back"支付条款: 条例明确禁止要求中小企业接受将付款与他们的合同对手方收款挂钩的条款。这意味着大型企业将不再能够将付款责任转移给中小企业。

强制性披露中小企业身份: 中小企业有义务在合同中注明其身份。 虽未对未披露信息进行直接处罚,但如果中小企业未声明其身份,法院可能拒绝适用优惠条款。

最低违约利息: 逾期付款的利息不得低于中国基准贷款利率。

中小企业分类: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关键方面之一是明确界定了中小企业的定义。该条例规定的标准根据三个主要参数对企业进行分类,即员工人数、年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并考虑了具体的行业门槛值。例如,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将其划归为小型企业的标准是:员工人数在20至299人之间,年营业收入在300万至2000万元人民币之间。

该条例是朝着在华建立更加公平和可预测的商业环境迈出的重要一步。 理解这些新规将有助于您将风险降至最低,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机会。

阅读更多
09/29/2025
KKMP中国业务部负责人彭泽宇先生就中国加强对生产设备出口管制一事,向俄罗斯商业媒体《专家》杂志发表了评论。
07/17/2025
中国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公司法、外商投资法施行后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文件为外商投资企业如何处理财务问题提供了明确指导。
05/21/2025
中俄关系持续发展,体现在贸易额的增长以及在能源、物流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大规模联合项目的实施。 这一趋势必然带来对全方位合作各个阶段高质量法律支持的需求。